6月29日,安徽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暨首届安徽省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由安徽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安徽大学法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承办,上海建纬(合肥)律师事务所协办。来自安徽省内与省外多所高校院长(系主任),省内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律所实务专业人士等50余人莅临现场参会。
开幕式暨安徽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换届
上午9时,论坛在合肥白金汉爵大酒店召开。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佳豪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与会领导和嘉宾。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玉兰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各位能畅所欲言、深入交流,为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伟大事业,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一流法治人才贡献才智和力量。
随后,安徽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进行换届,成功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会长和副会长。安徽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朱庆教授当选本届理事会会长,他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届的法学教育研究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履行好学会的职责,与各位同仁一起,共同推动我省法学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安徽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 黄世斌
安徽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世斌发表讲话,并为我省法学教育提出要强化政治引领,胸怀国之大者,确保法学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注重知行合一,突出实践运用,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法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立足省情特点,打造创新品牌,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法学教育和研究成果的期许与建议。
新时代法学教育主旨演讲
上午10时30分,论坛进入第二单元,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二级巡视员吴贻伙出席并主持“新时代法学教育主旨演讲”。安徽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程雁雷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胡铭教授依次进行演讲。
程雁雷教授结合新时代对法学教育的新要求,深入阐述了课程建设在法学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并以《行政诉讼法学及案例研习》课程为例,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若干思考与体会》为题进行了演讲。
程雁雷教授指出,课程、教材、教师、实践等要素共同构成了法学人才培养的基石,而课程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环,承载着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使命。法学专业课程不仅是法学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标志,更是先进教育理念和前沿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桥梁。加强课程建设,对于提升法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意义。
面对新时代法学教育对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程雁雷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指示,以及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工作的部署,都为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一流专业建设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计划”的启动,以及新文科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法学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最后,程雁雷教授以其《行政诉讼法学及案例研习》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课程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的过程,特别强调了课程思政的深入贯彻,实现了课程内容、形式和标准的创新发展。
程雁雷教授强调,法学课程建设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原则,将法治精神和核心要义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同时,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治人才。
胡铭教授以《数字时代的法学教育》为题进行演讲。胡铭教授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法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法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更新,还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
胡铭教授以其课堂实验与法律人工智能人机挑战赛为例,展示了GPT等AI技术在法学研究中的新应用,提出了以AI技术助力法学教育。胡铭教授认为,数字法学作为法学教育的新趋势,正在逐步融入法学教育体系,他以近年来浙江大学法学院推动数字法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内容,详细介绍了数字法学的科际整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胡铭教授进一步分享了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在推动数字法治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该研究院不仅建立了数字法治实验室,还推出了数字社会科学会聚研究计划,吸引了众多优秀学者和研究者参与,在数字法治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
最后,胡铭教授指出,未来法学教育要继续拥抱数字化,以适应时代的变革和挑战。他呼吁法学教育者要紧跟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法学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首届安徽省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
下午14时,论坛进入第三单元,安徽省法官培训学院院长单其文出席并主持“首届安徽省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上半场”。
上半场:发言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振杰教授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思考》为主题发表讲话。他从三个问题出发,进行交流。第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紧迫性,法治建设对提升中国在国际法治的话语权,推进“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政策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涉外法治人才不是简单的外语加法律,重点还需要培养学生法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第三、着重培养涉外法治实践人才,加强涉外法治资源库建设。
皖西学院法学院院长、刘鑫教授以《地方应用型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为主题发表讲话。他从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复合型不足、时代性不强、特色化不明、实践性不够等突出问题出发,为如何破解上述问题提供新思路,并介绍了皖西学院“建模式、搭平台、办讲堂、创赛事”的实践探索历程。
阜阳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余为青教授以《如何办出有特色的法学院》为主题发表讲话。他介绍了阜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法学学科竞赛、多元化实习、服务地方等人才培养模式;主张推进“法学主干、多科融合”的新文科建设、具体实施法律硕士招生和培养工作、积极申报新型特色专业。
铜陵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曹昌伟副教授以《法学专业教育模式的变革——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主题发表讲话。他指出以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着重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实践能力、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以结果为导向促进教育模式的变革,加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养成的三位一体建设。
上半场:与谈环节
与谈环节由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储陈城主持,安徽医科大学法学院院长、马青连教授,巢湖学院经法学院副院长、施玮教授,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法学系主任、徐刚副教授,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法学教研室副主任、王翔副教授依次发言。
马青连教授表示四位院长的发言内容涵盖了法学教育的多个方面,对安徽医科大学法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表示将认真借鉴各位院长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法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学人才。
施玮教授就四位发言院长所提到的法学特色建设与涉外人才培养方面,分享了巢湖学院法学院建设的具体实践与未来展望。
徐刚副教授从新时代法学教育新要求出发,谈到了其在法学教育课程设置、新科技在法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启发与新思考。
王翔副教授具体分析了皖南医学院法学跨学科人才建设中的难题,并表示将今天在论坛中所得的启发运用到本校法学建设中。
最后,本环节主持人储陈城副教授总结了其三点感受:一是感受到了安徽省法学教育大省地位的挑战和危机,二是看到本省法学院校在院长和系主任带领下不断突破,令其非常鼓舞;三是对安徽省法学教育发展的期待,希望各个法学院校能常态化交流,共寻发展之路。
下午15时30分,论坛进入下半场,安徽省司法厅宣传教育处处长杨鹏程出席并主持“首届安徽省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下半场”。
下半场:发言环节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高海教授以《法学一流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为主题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协调好法学一流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加强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设、突出强调特色专业方向、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激励引导科研骨干。
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训教授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主题发表讲话。他强调要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指引作用,在办学方向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办党和国家放心的高等教育;在办学目标上,构建具有自身话语体系和文化特质的教育体系,办中国自己的大学;在办学路径上,法治轨道上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智慧化、规范化、法治化进程,通过德法合治路径,培养德法兼修高质量人才。
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孔令勇以《法学学科“101计划”探索》为主题发表讲话。他提出,在法学教育领域引入101计划,有助于提升法学教育质量,使法学体系更加完整。法学学科贯彻101计划,要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法学教材建设等三个方面把握。在学科建设方面,除传统法学学科外,应纳入新兴的法学学科,扩充知识能量,培植学科增长点。在课程建设方面,完善每一个部分的虚拟实验室、塑造混合式课程。在法学教材建设方面,加强14门主干课程的辅助教材建设,同时聚焦新兴课程的教材体系。
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副主任胡安琪以《安徽省法学一流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为主题发表讲话。她从安徽建筑大学法学专业发展历程为切入,从五个方面介绍其发展的特色优势,包括“前、中、后”全程管理后,人才质量的显著提高;“建、智、治”中,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培、研、赛”三管齐下,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政、企、社”协同共育下,实践教学全面深入;“练、写、竞”齐头并进中,第二课堂成绩斐然。
下半场:与谈环节
与谈环节由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霍敬裕副教授主持,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主任、张雷副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主任、江晓华副教授,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法学系主任、张晓云副教授,安徽开放大学文法与教育学院法学系主任张晓峰依次发言。
张雷副教授表示从发言中感受到了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肯定了各校同行在法学学科、人才、课程等方面的成就与经验。并表示期待法学教育研究会能多开展活动,继续推动省法学教育研究发展。
江晓华副教授强调法学专业特色化的重要性,认为特色是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呼吁学校围绕特色开展学科发展、论文撰写等工作。最后,他邀请专家教授到校指导,助力学校法学专业特色化进程。
张晓云副教授表示安徽科技学院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一贯坚持特色发展,依托农业背景服务乡村振兴,并鼓励学校教师科研聚焦农村法律。同时,面对周边高校竞争,学校正积极寻找突破口。
张晓峰主任总结分享了安徽开发大学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学校正积极探索并寻求在实务能力方面的提升。他表示在此次论坛中收获颇丰,并期待将所学应用到远程成人在职学历教育中。
霍敬裕副教授作总结发言,她首先展示了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的专长化法学教育,学校努力结合优势学科,形成一体化教育流程。最后,她感谢各位与谈嘉宾参与,并表示期待未来安徽省法学教育能有更好的发展。
闭幕式
闭幕式环节由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光宇教授主持,安徽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朱庆教授作会议总结。
朱庆教授作会议总结发言,首先表示非常荣幸地接过安徽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的会长重任,他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并承诺将全力以赴推动我省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朱庆教授分享了自己在论坛中的收获与感悟,将本次论坛的主题概括为:“法学人才培养的同与异:从求同存异到异彩纷呈”。他指出,尽管所有法律人都在共同学习宪法、民法、刑法等同一法律,共享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但在不同高校之间,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性大学、地方高校与顶尖高校之间,存在着生源质量、教师资源、实习机会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朱庆教授认为,面对这些差异,高校应当明确自己的生态位,即其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位置和角色,他认为,各个高校不应盲目与其他高校比较,而应专注于自身的特色发展和进步。朱庆教授以“数字化、国际化、社会化”三大发展方向总结了安徽大学法学院法学教育的特色发展,并详细介绍了安徽大学法学院在这三个方面所作出的具体实践。面对AI等技术带来的挑战,朱庆教授认为,法学教育研究会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当共同应对挑战,形成合力,提倡建立一个开放、融合、积极向上的法学教育共同体,整合法院、检察院、司法厅以及律所等资源,共同推动法学教育的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大家齐聚一堂、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安徽省法学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共同谱写安徽省法学教育建设新的篇章,为安徽省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更高水平法治安徽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