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救命神器”困在安全箱里

2024-10-18 10:51:26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标准+

□潘铎印

近期,有博主发视频反映,海南海口汽车西站有一名乘客晕倒,周围人在救援中找到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但发现需要扫码才能使用,最终未能成功开箱。一时间,AED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方便使用的问题引发关注。此后,有媒体记者在海口汽车西站候车室内看到,被反映的需扫码使用的AED,已经更换成一台崭新的贴有封条的设备。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依法批准上市销售、使用,具备自动识别可电击心律、自动电击除颤功能,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供社会公众使用的便携式急救设备。这种设备为遭遇突发心肌梗死等疾病的人,争取黄金急救时间,填补了急救车抵达前的救援空窗期,在猝死患者的急救中被誉为“救命神器”。

近年来,很多地方多渠道加大投入,加快普及AED,提升设备覆盖率。在公共场所广泛配置、普及使用AED,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式。然而,有些地方在公共场所配置的AED需要扫码才能使用,甚至有的AED设备为防止丢失被锁住。2022年5月,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有AED设备不仅上锁,还要注册App、呼叫附近救护人员才能解锁,所需时间远超“黄金4分钟”救援时间。外箱扫码才能打开,无疑人为设置使用障碍,耽误宝贵的救命时间。

2023年10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要求,“加强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备,对配备的急救设备加强巡检,确保紧急时刻能取可用。”如果守着AED却没在危急时刻发挥作用,配置的AED就成了摆设,其守护生命的初衷在关键时刻就会大打折扣。

公共急救设施不仅要配好,更要方便好用。各地方应下足功夫,让急救设施在关键时刻真正发挥作用,让AED在分秒必争的救命时刻顺手好用,不能把“救命神器”锁起来,困在安全箱里,不能以此为代价置换AED的“安全”。

人人会救人,才能人人可获救。配备设备只是普及AED的第一步,帮助更多人学会使用才是关键。各地有关部门要常态化开展急救知识和急救设备使用培训,加强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让更多公众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提升整个社会的急救能力,让AED急救设备真正派上用场。在布设的同时,相关机构、部门等要做好AED后期保养、维修等工作,建立设备日常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异常等,筑牢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总之,确保危急时刻AED能在最短时间内被使用、有效果,组织好急救之网,才能更加有力地托举生命安全。

编辑:孙天艺